无量观是千山最大的道院,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的第一座道院。它始建于大清康熙年间,由刘太琳创建。刘太琳据说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里突然看到了一轮明亮的皓月,受到启发后开始修建无量观,在难以置信的条件下,只花了三年的时间就把道院建成了,被誉为“千山奇迹”。
刘太琳的名字是刘玉琳,出生在直隶永平府一个贫苦的家庭。十八岁那年,她独自前往东北,定居于辽宁省本溪县。由于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为了谋生,她不得不在本溪九顶铁刹山出家当了一名道士。刘太琳是郭守真祖师的第四个弟子,属于道教龙门派的第九代太字辈,因此她改名为刘太琳。
刘太琳出家后,一心苦修苦行,十年来未曾离开铁刹山。郭祖师见他对修道的诚心,深感欣慰,将他视为得意的弟子。
在某年,辽东一带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当时,盛京(今沈阳)被称为盛京将军,得知铁刹山的郭祖师有很高的道行,遂派人请他前来盛京祈雨。郭祖师与刘太琳一同前往盛京,恰逢设坛祈雨之时,天降大雨。盛京将军因此认为郭祖师具有驱龙布雨的法力,坚决不让他离开,还在盛京城内建起一座太清宫,请郭祖师居住。
郭祖师早已经意识到千山风景秀丽,是一个能修身养性的好地方。然而,由于那里是佛教徒的圣地,他作为一个穷山老道,没有力量把道教传播到千山。但是,这次他遇到了盛京将军,有了依靠,便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一天,他将刘太琳叫到床前,对她说:“十年来,你已经修行有了相当的成就,是时候出去闯荡一番了。你去千山立个门户吧,也好让道教龙门派光大发扬。”
刘太琳听后大吃一惊,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师傅,弟子可曾得罪您,使您要将弟子逐出山门?在千山万水之间,哪里容身之地?”
郭守真拉着刘太琳的手说:“虽然创业很不容易,但我们不能永远局限于这片小小的铁刹山。当年你的师兄独自前往闾山,也建立了自己的门户,你也可以做到。只要你真心修行、勇于承受苦难,就能实现目标。”
刘太琳想了想说:“好吧!我去,如果不在千山建成庙宇,就不回来见师傅。”
刘太琳来到了千山,最初暂住在祖越寺。最初,寺里的和尚把刘太琳看做是普通的客人,并以礼相待。刘太琳每天都在咏黄庭经之后四处化缘,为了积攒一些钱财,准备自修一庙。时间一长,他的打算被祖越寺的和尚知晓了。和尚们十分愤怒,他们不允许道教在千山传播,更不允许修庙。尽管刘太琳没有直接表达他的意图,和尚们也不好撵走他,于是将他送到了寺后半山腰的罗汉洞看守香火。刘太琳来到罗汉洞内,发现洞里昏暗潮湿,心情十分沮丧。虽然他不愿意,但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在洞里居住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刘太琳攒了一点钱,却连买条门槛的钱都不够,这让他失眠无法入睡。面对几次被祖越寺的和尚送来的饭食,他一口也不碰,也就很少有人来理睬他了。
刘太琳有一个俗家师弟,他在京城做官,人们都叫他洪将军。有一天,洪将军要到盛京办事,顺便去看望师傅郭守真,并且表达了想要到千山游玩的愿望。郭师傅听了立刻对洪将军说:“你的师兄刘太琳半年前就去了千山,一直没有音信,这次你去千山一定要去看看他。”
洪将军到了千山,在罗汉洞内找到了师兄刘太琳。刘太琳向洪将军描述了这里的情况。洪将军听后提出建议说:“师兄何不自修一座庙,塑上几尊金身,作为修行的地方呢?”
刘太琳回答说:“修庙宇塑金身需要花费很多钱,可我已经断粮四十多天了,饿了只能吃点松籽,渴了喝几口山泉水。”
洪将军思索片刻后说:“师兄,不必担心,先选好地点,我会出钱来修庙。”他们商议妥当后,离开罗汉洞。眼前群山围绕,景色宜人,刘道人立刻选定了这个地方。然而,这片土地属于祖越寺的庙产,而祖越寺的僧侣不愿意接纳道教的教义,因此不同意出售给刘太琳。洪将军苦于无法购地,于是在灵山寺周边购买了四十顷土地,打算用这些好地来换取祖越寺一条山沟,但祖越寺的僧侣依然不肯妥协。洪将军愤怒之下,亲自向辽阳县告状。七品县令不敢得罪洪将军,而且还有盛京将军的介入,于是迅速判决祖越寺将地转让给刘太琳。僧侣无奈之下,只得在换来的土地上建造一座灵山寺,作为祖越寺的分院。
在洪将军的协助下,刘太琳终于建成了无量观。在观开光的那一天,刘太琳对众人说:“此观名为无梁观。首先,我在这里曾经经历了四十多天的断粮,也就是没有粮食;其次,在建造观之前,我居住在罗汉洞,那也是一个没有梁柱的石洞。”
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称这座庙为无梁(粮)观,随后又取道家法力无边的涵义,将其改名为“无量观”。
建成无量观后,道教在千山地区迅速兴盛起来,道教徒尊刘太琳为祖师。而无量观旁边的“聚仙台”上有祖师塔,用以纪念埋葬刘太琳的地方。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另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7.com/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