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过后,我回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老家参加了村里两位长辈的葬礼。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特有的葬礼习俗和繁琐的场面。我决定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分享,让他们了解当地的民风。
村里的习俗是,当老人病危之前,孝顺的子女会提前到乡镇附近的寿材店购买一口棺木备用。然而,最近寿材的价格因为种种原因上涨了,以前三四千元的棺木今年涨到了七八千元。备寿材有两层含义:一是让老人在清醒的时候看看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当,也有传闻说一些老人看到子女购买寿材后,奇迹般地病情好转,这个说法的真假暂且不表;二是有了寿材,认为老人一旦离世,家人不至于急忙乱购买。
当家中的老人去世时,家人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寿衣,大家一起给亡者穿上。寿衣通常是用缎面制作的,以紫色缎面为主。穿好后,将亡者放在一张褥子上,然后在袖口里塞满饼子,当地人称为“打狗饼”。这是为了防止在去往阴间的路上遇到恶狗,亡者可以用饼子贿赂狗,让狗不咬他,这样他就可以安全地继续前行,过奈何桥去喝孟婆的迷魂汤。喝完迷魂汤后,亡者就可以忘记阳间的一切纷扰、情仇、儿女和债务,等待在阎罗殿接受宣判并投胎转生。在装满饼子的袖口口袋后,亡者的双手会被用麻绳绑住,然后全身覆盖一块黄色缎面单子,脸上盖一张麻纸。有经验的人会告诉家人,任何人都不能撩开麻纸看亡者,因为每撩开一次,就会给亡者增加一条罪状。
亡者安顿好之后,家人会在地上烧纸钱,称为"下炕纸",以表示自己不再在炕上睡觉,并给亡者备用钱财。随后他们会在锅里煮一碗小米,但小米不会煮熟,而是装满一碗,上面插上三根筷子,筷子上缠着棉花,称之为"捞饭"或者"牢饭"。为什么不让小米煮熟呢?因为这是供亡者在去往阴间的路上食用的,因为这条路位于阳间和阴间的中间,所以食物既不生也不熟。随后,家人会打开一扇窗户,因为亡者的灵魂并非从家门走,而是从窗户飘走的。
家人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前往土贵乌拉镇找阴阳先生批阳。阴阳先生熟练地翻开玉匣记,找到了吉日。根据传统习俗,从死亡到出殡通常是七天或者九天,家人选择了一个吉日。他们在一张四方的麻纸上写下了逝者的生辰和去世日期,以及在世时的慈善行为和功绩等内容。然后在这些文字后面,写上了孝子的名字,以及要防止观看出殡的属相,例如鼠、马、鸡、兔。这些属相的人到出殡那天就不能前去观看。这张写好的麻纸称为阳状。家人将阳状捆绑在一块儿炕板子上,然后放到大门外的右下角供家人和外人观看。
阴阳先生在完成阳状后,就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套路。他会迅速询问你是否找到了打墓穴的地方,然后推荐他手下的技术高超、价格优惠的穴葬师傅。接着, 他会问你在哪里能找到乐队和饭菜可口的饭棚。由于亡人家人没有特定的信息,只能依靠阴阳先生来联系一切。在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帮忙的举动,实则都是为了赚取利润。据说,阴阳先生通过联系这些服务商能获得高额提成,一场事宴下来可能回扣高达三四千元。
亲人在确定出殡日子后,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一起前来送老人最后一程。当晚进行了入殓仪式,亲人们抓住亡人身下的褥子的四角,将亡人抬出放到寿材里面,底部铺黄稠,七星被罩,空隙填满大卷卫生纸,防止在运送途中亡人翻身。随后盖上棺材,并供奉上亡人的牌位、各种水果和香纸。亲人们烧纸钱,并深深悲痛地哭泣,标志着第一天的仪式告一段落。
忙碌的第二天也已经结束了。
在第三天早晨,当太阳还未升起时,家人前往祖坟进行开土安葬的仪式。在祖坟前选好位置后,他们点燃了黄裱香纸以敬神,并在地面铲出一个小坑,表示已经破土。随后,专业的穴葬师傅开始挖掘红砖穴葬,将挖出的一小堆土放在墓坑前备用。
中午时分,预订的饭棚到达现场,搭起临时锅灶,升起了炊烟。厨师们忙碌着做各种美味佳肴,而鼓匠也赶到了,迅速安装并调试好乐器。鼓匠师傅开始吹奏他那如雷的唢呐,所有孝子戴孝跪在灵棚前祭奠并烧纸。在鼓匠吹奏完三段曲子后,美味的饭菜已经烹饪完成,充气的饭棚也被摆上了土暖气,整齐的餐桌上摆放着各种大菜、凉菜、烟、酒和饮料。
亲朋好友、鼓匠师傅和穴葬师傅们大快朵颐,享用着美食,然而子女们却躲在灵棚前抹着眼泪,饱含着难以言喻的思念和悲伤。
夜幕降临,家乡村庄即将举行盛大的三七仪式,各项事务早早地安排妥当。预先请来的总管、务工先生、端盘者、倒水者、打碳者、蒸糕者等已悉数到齐。总管简单指派各自的职责,六点左右,他一声令下,盛宴开始。人们在气棚内热火朝天地用餐,共有十一个荤素搭配的菜肴,男女不拘,每桌十人。富裕的家庭会摆上十几桌,小家庭也会摆设六七桌。大家举杯相交,开怀畅饮,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泪眼婆娑。随着气氛逐渐降温,酒量大的人开始准备向庙宇祭祀,而酒量小的则由他人搀扶回家安睡。
当地的报庙仪式是为了亡人过世三天之后进行的一种传统仪式。在仪式中,大女婿穿着孝服,抱着亡人的遗像,而二女婿则抱着香纸盘子。如果女婿不够两人,也可以由外甥来抱着香纸盘。孝子们依照长幼顺序排成一队,披麻戴孝。仪式开始时,前后各有两人执抗火把照亮路途,最前面放着路灯,紧随其后是两位女婿抱着牌位,而鼓匠和孝子们则在后面。总管一声令下:“出去报庙”,整队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庙宇进发,鼓乐喧天、礼花绽放,标志着报庙仪式的开始。照亮路途的抗火把是用柴油燃烧的,使道路清晰可见,而放置的路灯则远远望去昏明交替,别有一番风情。途中,前来报庙的队伍会在过往亡人曾用水的水井边停下,献上一柱香和砸一块黄俵,以示敬意。若有人想让鼓匠展示才艺,鼓匠会马上挥动唢呐,引得围观者们纷纷拍手叫好。不一会儿,队伍便抵达庙宇,所有孝子们跪拜,女婿们烧纸,表示亡人已经前来报到,从此在庙中多了一位灵魂。烧完纸钱后,鼓匠吹响苦伶仃,开始回程并在家门口遇到一大片跪拜的孝子,前方还燃烧着一堆篝火。男女孝子们跪拜后,回到灵棚,开始给亡人进行“开光”仪式。这一步骤有两层意义:一是检验亡人是否真的已经离世,二是整理亡人的遗容。亲人们打开棺材盖,剪断亡人双手上的麻绳,露出狗食以便亡者喂狗,然后剪下亡人衣服的一角,称之为“富贵”,供亡者子女保存。接着,用第一天捞饭上的棉花头沾上白酒为亡人洗脸,并盖上黄锻单子,开光仪式告一段落。
接下来便是“掩阴钉”仪式,即将棺材钉住。在钉棺时,还要喊一声“XXX躲一躲”,生怕将亡者的灵魂也一并困在棺材内。钉完棺后,烧纸,鼓匠吹奏一段封口经。三天的仪式至此结束,鼓匠、亲友们各自返回。
家人连续四天到五天都在陪同葬师前往墓地,每天监督墓地工程进展,并为葬师准备干粮和烟酒以供享用。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对逝者的关怀,以免逝者成为饿鬼。
第六天的程序和前三天一样,鼓匠和亲朋好友都会来,中午进行安鼓仪式,孝子会带着孝,而午餐依然是盛摆的大烩菜和凉菜。晚餐则会多出一个节目,称为「摊小份钱」。这个节目是在鼓匠吹奏到前半夜时,会有侄男外女自愿捐款让鼓匠在后半夜不间断地吹奏,以便给逝者多加一些祭奠。过去,由于经济条件和亲戚们的不同,有些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而不愿意捐款,因此总管会强制要求摊派,这就是所谓的「摊鼓匠小份钱」。然而,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转,捐款都是自愿的。有财力的亲属会大方地捐款,而贫困的亲戚则会捐上少许,甚至有些在角落里的贫困潦倒者会在无人注意时,颤抖着拿出一些少许的钱币,也算是对逝者的一片孝心。晚餐结束后,重复进行报庙的仪式,程序与前三天相同,不再多加赘述。晚上回来后,鼓匠由于收到了更多的捐款,会在后半夜继续吹奏。这一天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一个额外的工作,即孝子要在半夜去砍坟杆,也就是坟墓树。孝子会选择白天预先选定的杨树,用砍的方式砍倒,而非锯。砍倒树木后,会在树桩上放置一些零钱,这是买树的意思,而非偷树。在日出之前,孝子会将砍好的坟杆立在大门外,并挂上引魂帆。
当天早晨是丧事举行的日子,厨师早早就开始蒸糕,烹饪了一锅稠稀的蛋汤。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品尝了美味的蛋汤和糕点,以此来清醒昨晚饮酒后的身体。随后,大家忙着做出殡的准备工作。
上午九点,第一项工作就是摆祭。亲人去丰镇隆盛庄取回预订的祭品。这些祭品是用白面蒸熟的一种祭祀材料。工作人员借回了十三张桌子,两个人抬一张桌子,把它们放在村口排成一排。厨师擦干净每张桌子,按照顺序把祭品摆放上去。前面的桌子上摆放猪头和整只羊,后面是大供,并依次是引路鸡等祭品。所有桌子都摆好后,女婿拿着祭兜子领着路,鼓匠和孝子走在摆祭的后面,一路上饮鼓喧天地朝着家门走去。半路上,抬祭的人停下来要工钱和烟。女婿一边付钱一边笑着拿着祭兜子,虽然他表现得无所谓,但心里其实滴血。
参加殡葬仪式的一些仪式、信仰和习俗,在中国一些地方特别重要,包括女孝子上祖坟扫墓、开席、阴阳先生发符给孝子、灵棚前的祭祀等等。整个过程丰富而充满仪式感,体现着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殡葬仪式在祭奠之后达到了圆满,家人们则各自回家,不再有亲友参加,仅由几个子女定期上坟祭拜,以此结束整个殡葬程序。
家人为了孝顺逝去的亲人,进行了一番繁琐的收拾工作。他们把灵棚拆卸,鼓匠整理好乐器,饭棚师傅打理家当,穴葬师傅清洗干净。接下来他们开始结算费用,穴葬费用大约6000元,鼓匠费用超过10000元,而饭棚因为举办了坐席三次,开销最高,约为20000多元。另外,阴阳先生的纸扎费用为7000元,加上寿材的费用7000元,再加上其他各种费用,总共家庭要花费六七万。这样的开销让人感叹,生命终将离去,留下的只有分文和闲言碎语。
我没有传播迷信的意图,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丧葬民俗。希望大家对当地的民风给予肯定和支持。
张中旺,笔名老长,家住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察右前旗,老家位于新风公社米家村。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另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7.com/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