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派

少阳派

无为有为终归道法自然

祝玄冲道长问候大家: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道家修炼体系中与经脉相关的奥秘。

玄门修炼体系中对经脉的理论涉及较多,同时经脉也是中医学体系的核心。古人云“十道九医”,这句话为何会出现在玄门中呢?这是因为在道家修行的体系中,修炼者需要在开始修行前深入理解人体的重要概念,包括阴阳、三才、四象、五行、藏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人体穴位和丹田等,这些概念也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在修炼过程中,修行者能够通过内观来直接认识到身体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奥秘。

道家修炼的法脉和派别有很多,主要包括全真派、崆峒派、蜀山派、玄门派等。每个派别都有其独特的修炼方法和传承。这些法脉和派别在中国道教的发展历程中各具特色,对于道家修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道家修炼体系主要包括“文始派”和“少阳派”两大派系。

文始派起源于老子的弟子尹喜(号文始先生)。传承为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尹喜在陕西的函谷关得到老子真传后辞官归隐湖北武当山。在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下的三天门还有保存较好的尹喜岩,相传尹喜当时在此处修道多年。尹喜即“文始真人”,由他所承传的老子“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这一核心思想的法脉派别被称为“文始派”。其修炼起点特别高,需要道统传承、根基好悟性高,起步即当下直入清静本心而炼神还虚,进而与道合真,是为道门无上法脉之无为法。

“少阳派”继承自全真道始祖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因此尊奉王玄甫为祖师。少阳派传承自王少阳,经过钟离权、吕洞宾的传承,形成了全真道的“东派”、“南派”、“西派”、“北派”、“中派”、“青城派”以及武当“三丰派”共七个派别。这七个派别均由吕洞宾直系传承而来,专注于“有为”渐修的丹道修炼法脉。

“文始派”秉承着太上老君“清静无为”修法的理念,强调“无为”修法。这种修法意味着回归自性元神,让元神保持天然本真的虚灵状态,即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还是修行与否,都是要遵从自己的元神,遵从内在本源的自然天性,而不是依据后天的认知进行修行。因此,这就对修行者的要求比较高。修行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悟性、根基和前世修为,才能够直接进入到虚静元神的层面去修行,而较少涉及到元气和元精的层面。

《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常无欲,以观其妙”强调了通过无欲来观察事物的奥妙,这体现了“无为”的修行方法。因此,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追求“无欲”。

修行对普通人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修行之初就要做到“恬淡虚无,无欲无求”,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后来就产生了有为渐修的丹法。道家现在流行的许多有为修法的丹道法脉,正是吕洞宾传承下来的少阳一脉。少阳派以“逆后天、返先天”为核心,拥有一套逻辑清晰、体系严谨的修炼法脉。这套修法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丹道体系中的一部分,包括“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炼过程。

修炼功法时,常常要注重观察欲望的起源。在开始动手之前,要集中精神保持专注,关注身体的上、中、下三个丹田的精气神。修炼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经脉来引导精气转化为气,再将气转化为神。

刚才我们谈到了老子所传授的直入本性、清静无为的修行方法,称为“文始派”。这种方法类似于佛教禅宗的顿悟法门,首先是让你觉醒。但是开悟只是修行的起点,首先要回归到自己的本性层面,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契合融入本性,并不断深入扩展探索本性,使自己的本性完全融入到身心的显性层面,让佛性主宰一切,上联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下感应六道轮回众生。

在无为法中,心即是法,心外无法。通过以直心为道场,以心虚为本,以心静为体,合天虚地静而成灵明妙觉,即为道心。当能虚静守神,则精自化炁,炁自化神,神自还虚而合道。

道家分为有为渐修派和无为顿悟派两大主要派系。

今天要介绍的是"人体先后天经脉与修炼之间的关系"。经脉与修炼的联系实际上属于后天功法的范畴。人体的经脉分为先天的"奇经八脉"和后天的"十二经脉",其中"奇经八脉"在整个丹道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比如,我们熟知的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小周天”指的是任脉与督脉形成的日月周天。

丹道体系中的“中派”注重通过虚无元炁贯通“中脉”作为首要目标。中脉与印度瑜伽中的“三脉七轮”中的同名脉相似,都是从会阴到百会的脉络。而在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三条脉分别是“冲脉”、“督脉”和“任脉”。这部分内容稍后将会详细说明。

在后天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体系中,与丹道修炼直接相关的是心经和肾经。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在丹道修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接下来我会逐一阐述这一重点。

这段文字讨论了经脉与修炼的关系,以及道家和佛家关于“有为法”和“无为法”、“究竟法”和“不究竟法”两种法门的简要概述。对于道家来说,“有为法”和“无为法”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修炼途径;而对于佛家而言,“究竟法”就是直接深入本性起修的“顿悟法门”。

如果我们不能直接进入本性起修,就需要先斩断以我执为缘起的贪嗔痴慢疑,驱除“色、受、想、行、识”之五蕴,逐渐脱离后天欲望,才能慢慢深入自性之中。这就是后天返先天的修法。后天返先天是比较慢的,不像“顿悟法门”修的那么快,所以佛教里面也有很多“了义法”和“不了义法”,而“不了义法”与“不究竟法”也叫做“方便法门”,方便法与究竟法是相对的。

刘丰老师将从修炼体系大纲中提到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入手,分享他对这两种智慧的见解。

少阳派

零维N维尽趋返璞归真

刘丰老师表示感谢祝道长,并强调今天的话题非常重要,涉及到生命的本质和核心意义。她将开始探讨道家修炼的本质和含义。

“十道九医”这句话指的是,在十种情况下会有九种情况需要医治。如果我们回到甲骨文时代,解读“毉”这个字时,它代表了生命能量的纵向提升,是提升生命维度的修炼过程。一般人可能解读它为“医疗、医病”,但这只是在三维空间上的理解,它内在的本质是关于生命能量的提升。傅景华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十道九医”实际上是关于回归道法自然、活出天人合一境界的指引,这才是道家修炼的本质。

道长详细阐述了道家修炼中的“文始派”概念,强调了其纵向归本、超越层次的特性。实际上,“文始派”旨在直接达到N维并趋于无穷大的境界,同时又可以回归到零维。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完全无为,没有任何分别,因为只有在零维和N维N趋于无穷大时才没有分别。中间的存在都是由于分别而产生,这种分别会导致不同层次的障碍。然而,既然人已经陷入了这个层次的障碍,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一个层次都有可能成为切入点。

我们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中,所以以这个为切入点是最合适的。这种观点形成了一个“少阳派”,从三维的物质空间开始修行。当你进入三维空间,就会产生各种分别。而如果你能够超越这些分别,放下偏见,那就是迈向修行之门的第一步。同时,这也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即持续内在提升直至达到终极目标。最终目标是以“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为准则,并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第二部分强调了建立一个和谐的生命道场,将身体视为一个和谐的存在道场,并通过和谐逐步实现其纵向提升。正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表达的,要在身体生命的和谐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间取得平衡。这种观点涉及到许多相关修炼,但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它们的纵向目标都是一致的。

刚才我们讲到了一个类似于“顿悟”的概念,以及一个类似于“渐修”的概念。“渐修”由于分为不同的门派,因此有不同的渐进次序。例如密宗佛教的修行包括从皈依逐渐进入二十四个次第,因此每种修行传统都有其独特之处。《金刚经》中也有一句经文,提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最终所有这些境界都会被超越。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分别”,这句话所说的“无为法”指的是进入超然的状态,超然之后会有新的认知体验,而在迈向超然之前,“有为法”则是显现出从人世间到超然境界的转变。而“有为”和“无为”是相对的。你在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执着都会成为障碍,只有当超越了当前层次的“有为”,才能进入更高的超然境界。

在发展的方向上,横向能量和纵向能量构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体系,然而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纵向的提升。因此,从横向能量的和谐转向纵向的提升,也就是意识能量和三维能量的和谐。通过不断进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修炼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和谐,从而为提升创造必要且充分的条件。

道长非常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道家修炼的法门,并且详细介绍了“奇经八脉”的修炼方法,这种修炼属于后天的,它包括打通小周天和中脉等步骤,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和逻辑结构。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不把修炼作为目标,可能认为这种修炼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可以延年益寿。然而,当你真正意识到它与生命内在智慧的提升、心灵能量的提升,甚至我们的意识能量提升的直接关联时,你才能领悟到这些法门的真正奥妙。

如果你仅限于将它应用于治疗疾病、解决问题或实现自己在三维空间的有限目标时,那么你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它。真正妙用的含义是能够帮助你进入生命的回归,融入我们与生命相通的道路上去,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另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2386372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7.com/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