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的副对联中,上联描绘了关公秉持忠义、抵御敌人的威武形象,下联则描述了他神灵护佑、受万民景仰的形象。
这副对联精辟地概括了关帝国士风范、威震春秋,报国忠义,战胜邪恶,保民护国的英雄形象,以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崇敬,三教尊奉,历代万民景仰,影响深远,地位尊崇的史诗传奇。
明代初年,大儒方孝儒在浙江宁海关王庙碑记中曾说:“古代享有天下万世祀的人,必定具有辉煌的德行和伟大的功绩,深受人民尊崇。有些人的功绩可能仅局限于某个时期,名声传遍一个国家,祭祀活动也仅局限于其家乡,无法延及远方。唯有关羽,汉代的将领,他的名声穷尽天涯,被尊崇的不仅是渺小的百姓,甚至连孩童都知晓并畏惧他的威严,怀念他的伟烈。”
多年来,关帝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文化符号,受到全球华人社会广泛的尊崇和敬仰。关帝所象征的文化精神、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英雄气概,被中华儿女以各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
自唐宋至明清,代代相传,颂扬关帝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唐代诗人杜甫、岑参、郎士元等,宋代丞相张商英、诗人李觏、陈普、陆游等,金人张殉、元人火鲁忽达、郝经、程严卿等,明代王世贞、李东阳、文徵明、徐渭、李贽、袁宏道等,都在诗文中歌颂了关帝的忠肝义胆、义勇当先的英雄气概,挂印封金、清白正直的大丈夫风范,以及威震华夏、万民传颂的人格魅力。
关于关帝形象的绘画作品有数不胜数,种类繁多,如国画、年画、版画、工笔画、水墨画、连环画等等。这些作品可能表现关帝立马横刀、奔驰战场的英勇形象,也可能描绘关帝正襟危坐、夜读春秋的儒雅形象,还可能表达关帝龙袍冕旒、端坐庙堂的威严形象。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画家赵忠义受后蜀主孟昶之命,创作了一幅名为《关将军起玉泉寺图》的作品,据说这幅作品印证了关帝在隋唐时期已为佛门护法的传说。此后,明朝宣德年间宫廷画家商喜绘制了名为《关公擒将图》的作品,再现了关帝智勇双全、以水淹七军的传奇故事。此外,民间年画中的作品《左玉皇》、《上关下财》等也进一步强化了关帝在中华民众心目中扮演的神灵角色,他以镇宅除魔、增福赐财、庇佑平安的功能深受人们的敬仰。
关帝庙碑刻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传扬关帝忠义形象、记述关帝灵应救民、教化民众、裨益风教的重要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文字碑和造像碑。文字碑以纪功述事、歌颂关帝功德为主,比如《关夫子像赞碑》中赞颂关帝的正大刚毅,以及《关圣帝君像赞碑》中谈及关帝忠义之道。这些碑刻矗立于关帝庙内外,有助于使关帝的精神触达民心,起到了传扬忠义、扬善止恶、引导风俗、教化社会的良好效果。
关帝造像碑是专门为了纪念和崇拜关帝而创作的艺术品,收录在《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中的共有14幅。其中,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绘制了两幅《关壮缪像》,其中一幅赞词为“乾坤正气,日月精忠,满胸义气,万代英雄”,另一幅为“丹心贯日,赤马斯风,两间正气,千古英雄”。此外,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也绘制了一幅《关圣帝君像》,正面侧身骑马挥刀的形象上有“岳飞之印”,相传是因为岳飞对关帝忠义神武的钦佩而创作。
关帝庙香火旺,对联妙语传千古;
赞颂关圣护国忠,流传千古永留芳。
关帝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义”、“信义”、“礼义”、“侠义”、“勇义”、“仁义”、“道义”等精神品格,以各种形式在中国民众面前生动展现。这种表现形式对中国民间社会的道德教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影响,也奠定了关帝崇拜在中华文化基因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信仰基础。
这篇文章发表在《香港商报》上。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另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7.com/435.html